赛事回顾与影响力
6月29日晚,南通队在海门基地以4:0大胜宿迁队,豪取“苏超”四连胜,现场观众达21,583人,场外通过192个“第二现场”观赛点吸引约22.6万名球迷,全场内外累计观赛人数近25万,比赛当天,南通文旅消费数据亮眼,全市接待游客73.57万人次,旅游收入4.2亿元,较上周日分别增长31.3%和38.7%,其中上海游客占比20.2%。
“全域主场”推动文商体旅融合
南通市委、市政府通过“全域是主场”理念,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留量,环西文化广场、滨江体育公园等观赛点结合“苏超市集”、啤酒嘉年华等活动,打造“体育+夜市”消费场景;推出“跟着苏超游南通”全年系列活动,涵盖乡村民俗、采摘、美食等主题,进一步延伸赛事经济链条。
未来展望
目前南通队以12分暂居积分榜第二,仅落后榜首盐城队1分,随着赛事推进,南通有望借助主场优势冲击榜首,并持续通过足球赛事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
交通基建加速“向南通行”
海太长江隧道工程进展顺利,最大开挖直径超16米的盾构机“江海号”正在掘进,未来将实现“车在水中”的过江新模式,南通依托“八龙过江”构想,逐步解决“向南不通”历史难题,强化与上海、苏南的互联互通。
产业升级与创新合作
中天科技等本地企业抓住绿色低碳转型机遇,布局新能源领域,营收突破千亿;70%规上制造企业与上海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深度融入长三角产业链,南通正打造全国首个民营企业家学院——张謇企业家学院,传承“实干兴邦”精神,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旅项目多点开花
年内竣工的启东澜湾海洋乐园、南通N99文化街区等项目将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如东林克斯生态休闲农业园、启东龙湾水镇(二期)等在建项目加速推进,助力南通打造长三角新兴旅游目的地。
非遗与文创深度融合
南通推出“城市非遗会客厅”进商圈活动,联动手工艺人、非遗传承人推广南通蓝印花布、沈绣等技艺,结合赛事热点开发“狼狼”玩偶、“蓝叒叒”系列等文创产品,将赛事IP转化为城市记忆。
教育之乡再添新誉
南通中学作为全国名校,近年持续为高校输送人才,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团队推动航天柔性材料联合交叉中心落户南通,助力新材料领域发展。
“莫文隋”精神延续
南通市民自发传承慈善传统,如如皋小伙陈伟打工还清欠款、全城寻找匿名好心人“莫文隋”等事迹,彰显“崇文厚德”的城市底蕴。
虽然当前无明确7月4日专属活动,但可关注以下方向:
评论列表 (0条)